玄幻小说网
背景:
浏览字体:[ ]
字体:
行间距:
双击滚屏:
自动翻页
收藏该章节 关闭边栏

正文 -- 第二章 圣前童生

类别:东方玄幻 作者:永恒之火 书名:儒道至圣1文曲星耀 更新时间:2015-08-13 18:31:45 本章字数:7534

文院正门之后的广场很宽阔,方运稍稍抬头,就见近处的天空一片蔚蓝。这片蓝天呈不规则的圆形,圆形之外乌云密布,依旧在下雨,仿佛有一种恢宏的伟力正在驱散附近的乌云,以保证考试顺利进行。

两千名考生全都进入圣院后,一起走到圣庙前。考生两侧站着士兵、衙役,前面是本地官员,众人最前面站的是县令、县文院院君、府文院学正等三位县试考官。

在圣元大陆上,文院是极为重要的体系,和军方、文官并称各国三大体系,负责教化万民,负责科举,也是各地最好的学校。一旦和妖蛮交战,文院的师生也会赶赴战场。在县级或府级,院君地位大都略次于县令或知府,但在各州,州院君论官位和州牧等同,论文位则往往超出,整体地位也超过州牧。国文院又称学宫,掌管学宫的必然是内阁四相之一的文相,又称代夫子。因为有资格称“夫子”的只有孔子一人,乃天下师。所有文院学宫的真正掌管者,只有孔子一人,院君也好,文相也罢,不过是代孔子管理文院学宫而已。

文院是圣人讲经之地,而各衙门只是国君朝廷的一部分,在许多读书人的心里,文院地位更高。

三位考官之前立着一座半人高的铜香炉,三支粗大的香正冒着青烟。铜香炉之前是圣庙,红墙黑檐,朱门赤柱。最里面有一尊孔子立像。孔子立像之下是较小的六位亚圣立像,分别是周文王、孟子、荀子、曾子、子思子和颜子。在两位亚圣立像下,则竖立着几十位半圣的圣牌。

方运诧异地看着圣庙,他可以清晰地感应到这座建筑散发着一种实质但无形的力量,有山岳之威,碧海之阔。“就连圣庙蕴含的才气,也是驱散乌云的力量。”方运暗想。

县令高喊:“拜圣人!”

所有人弯腰行礼参拜。

县院君高喊:“拜亚圣!”

众人再鞠躬。

“拜众圣!”府学正高喊。

众人第三拜。

接着县院君诵读《祭众圣文》。这篇文原为半圣董仲舒所作,文中列出每一位圣人的名字和一句概括语。董仲舒去世后的内容,由孔子的嫡系后代“衍圣公”添加。

接着府文院学正宣读考场规矩,最后县令宣布开考。众考生在衙役的带领下,根据自己考牌的号码,步入考房。方运仔细看了一眼自己的考牌,上面写着“地丁辰三”,然后背着书箱慢慢寻找。

考房是一排排连在一起的小屋子,每两排之间的道路足够两辆马车并行。考房坐北朝南,屋高不足一丈,方运如果进入里面,平伸两臂就能碰到东西两面的墙壁,非常狭窄。里面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马桶,桌子上有个盛着清水的笔洗,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方运找到自己的考房,站在门口看了看。考场规定,考生从坐下开始,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一旦离开考房,就视为考试结束,不可重新进入考房。方运不由得紧握双拳,慢慢走进考房。

“我一定可以!”方运在心中坚定地说。方运静静地坐着,抬起头看向天空,由于被屋檐挡着,只能看到小半个太阳。文院内的阳光此时格外柔和,方运哪怕直视太阳,也没有任何不适。方运想起圣庙的才气气息,对这种神秘的力量更加渴望。

这时东面传来马车声,很快越来越近。不多时,一辆马车缓缓地出现在考房前,一个人从马车上拿出一沓微黄的纸递过来。

方运站起来,双手接过试卷说:“谢谢。”

那送卷人点了一下头,看了一眼方运,继续给下一个考生发卷。

方运把试卷放在桌子,坐下来,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试卷,露出古怪的苦笑。方运若有所思,没有立即动笔,而是先翻看试卷。

他曾在梦中世界看过一个故事:一些人参加考试,试题非常多,可时间只有十分钟,不可能答得完。很多人拿到试卷,急忙开始答题,希望尽量多写一些。但是他们没有发现,试卷的最后一道题却写着“只答最后一道题”。

方运看过这个故事,每次考试都检查一下各张试卷,不是看最后一道题,而是仔细检查有没有破损错漏。有次考试,方运发现第二张试卷有问题,提前让老师换了,如果等答完第一张再换,肯定耽误不少时间。有了一次甜头,方运就养成习惯。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试卷比方运以前考试的试卷大一些,共有四十页。三十页上印着考题,另外十张是空白,若前面的考题试卷出了问题,考生可重新抄写整张试卷。纸张和印刷质量极好,仅落后梦中世界的水平几十年。方运毫不奇怪,这可是才气的世界,如果在笔墨纸砚印刷等方面落后于人,国家早就被妖蛮消灭。

方运粗粗看完,心中有了大概印象:试卷前三张考的是部分圣人的生平或事迹,其中圣人孔子和六位亚圣必考(这看似简单,但答案必须是众圣经典中的文字,不能用自己的话回答,否则就不是“请圣言”);再三张是考众圣的诗词歌赋;其后十五张是各出一句话,然后要求填上前面或后面的原文;最后的九张全都是默写,要求写出大段甚至整章的众圣著作。

方运轻声一叹。方运以前的记忆力很一般,加上每天只是上午去私塾学习,中午开始去酒楼当伙计,学到和背诵的都很少,如果不出意外,他很难考中童生。昨天方运在梦中世界学的东西是不少,可根本没学这些。方运想着心事,希望那些多出来的记忆能帮助自己。

方运把笔墨纸砚等物拿到桌子上。别的东西都中规中矩,唯独用来压纸的两条镇纸比较简陋,别人的镇纸都是特制雕刻的玉石、金属和奇木,他的镇纸却是杨玉环从河边捡来的石头,然后慢慢打磨成两指宽、筷子长的青色石器。但方运却很喜欢这简陋的镇纸,因为这是杨玉环的心意。

方运铺好第一张试卷,用镇纸压在页面上端,看了眼第一题,就把水倒入砚台中,手持长条状墨锭慢慢研磨。方运一面思考,一面研墨,可他再怎么思考,对第一题都毫无头绪。

“昭公二十七年,孔圣于何地……”我哪儿知道啊!这道题是第一题,按照前世的经验应该最简单。方运心中腹诽不已,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等磨好了墨,方运选了一只小楷羊毫笔,蘸了浓墨,又把笔放回去,把一张羊毛毡子垫在试卷下。有了羊毛毡吸收墨汁,墨汁就不会下渗影响卷面。方运拿起笔,不甘心地看了一眼第一题,确信自己不会。他正要看第二题,脑海里突然出现一本古书的封面——《史记》。

随后那本《史记》自动翻页,翻到《孔子世家第十七》。方运大喜,但是整个页面却突然模糊。方运心头一跳,感到要出事。突然他的脑海里又多出一些记忆碎片,飞入《史记》中,就见《孔子世家第十七》迅速变成《孔圣本纪第五》,《孔圣本纪》的内容比《孔子世家》的内容多了很多。

方运不禁愕然,随即很快想通了。《史记》有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内容各有不同。其中“本纪”排在最前面,是全书的提纲,记录的是最重要的帝王和朝代,比如夏本纪、秦本纪。而“世家”则记录王侯封国的事迹和特别重要人物的事迹,地位次于本纪。梦中世界上的《史记》里,孔子只位于世家中。

但圣元大陆的孔子可不是梦中世界的孔子,他的地位和实际作用超过任何本纪里的帝王,所以这里的《史记》中没有《孔子世家》,只有《孔圣本纪》,按时间顺序,位列周本纪和秦本纪之间。在圣元大陆,《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半圣,封“史圣”,是史家的代表人物,写他书里的话也算“请圣言”。

孔圣本纪第五》的文字变得清晰起来,上面的黑色文字密密麻麻,眨眼间部分字句由黑色变成金色。方运看完这些金色的字,长长松了一口气,金色文字就是跟题目相关的语句。方运又仔细看了一遍,心想出题人果然刁钻,第一题就有小陷阱,题目是问孔子这一年在什么地方,实际上那年孔子从齐国回到鲁国,不在一个地方。

这时事情还没有完,一本又一本书浮现在方运的脑海里,第一本是《左传》,翻到《昭公二十七年》,金色字体写着一个叫季礼的吴国人出使晋国。第二本是《礼记》,翻到《檀弓下》,写着那个季礼在齐国的时候,长子死了,把长子埋葬在吴国的嬴博之间,孔子参加了葬礼。但这本《礼记》没写这个葬礼的时间。

方运被弄晕了。这两本书既然先后跳出来,肯定跟这道题有关系,但从表面上无法确定这个葬礼在不在昭公二十七年,也就无法确定孔子那年去没去吴国。就在方运犹豫不决的时候,《乡党图考》《洙泗考信录》《孔子自齐返鲁考》《孔子家语》等各种书籍一一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并把关键处变成金光字体。方运仔细阅读这些书,上面的金字证明,这个叫季礼的人出使晋国后返回,他的长子就是在他返回时路过齐国时死的,后来葬在吴国。这样他就确定了其长子死亡的时间。孔子既然参加了这个葬礼,就说明他在昭公二十七年,不仅在齐国和鲁国,还去了吴国。

方运有各种书籍参考,都差点被绕晕。他起初觉得这题真没什么实际意义,可仔细一想,这道题还算是文科大综合,包括了历史、地理,还有别的经典。别说一般人,就算是极为出色的才子也很难答对。方运提笔摘录金字内容,书写在考卷上。

“鲁乱,孔子适齐。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遂行,反乎鲁。延陵季子适齐,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齐、鲁和吴三地具备。

方运答完第一题,看着不是特别工整的字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这童生试也太难了!”方运心里抱怨着。他思索片刻,立刻收起思绪,仔细答第二题。

第二题则是问,“吾甚惭于孟子”这句话是齐宣王什么时候说的。这次立刻有书籍出现在方运的脑海里,他迅速写上“周赧王三年”。

方运运笔如飞,连续答了几道题,发觉除了第一题,这些题其实并不难,便放下心。他调整心绪,放慢速度,开始一笔一画地慢慢写,他知道这时候也有“卷面分”,如果字写得太差,哪怕答对也会降等。方运的毛笔字都不怎么样,但现在练字已经来不及,只能过了童生试再说。

方运答到第十四题的时候,看着试卷,没有立即下笔。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这里终究是圣元大陆,不是梦中世界。这里的众圣除了和梦中世界同名的,还有不曾在梦中世界的古代出现的半圣。

童生试和秀才试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秀才试的请圣言试卷极多,能保证每位众圣的著作都考到;但童生试不同,童生试的试卷虽有三十张,但毛笔字比较大,实际内容比想象中的少,只能考有限的试题。

可圣人却很多。孔子和六位亚圣的地位超然,至少要占一半的试题,而引领百家争鸣的几位半圣著作也是必考的,不然就不能体现百家归儒,用梦中世界的话就是“统一战线”或“政治正确性”。几位历史地位极高的半圣的著作同样必考,诸如董仲舒的大一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陶渊明的诗赋等等。这样剩下的篇幅就很少了,其余的半圣根本分不过来。

于是这考试便形成一个规矩,童生试的请圣言就分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年年必考的著名众圣;第二部分是本年三位考官的名篇;第三部分则每年从剩余半圣的著作中选三到五部,轮流考。方运是幸运的,因为除了三位半圣考官,本年童生试所考的众圣著作,都曾在梦中世界出现过,东江图书馆都有收藏。

童生考试前,一旦半圣考官的名字确定,各地考生都会花时间背诵考官的名篇。其他众圣的题目有难有简单,但半圣考官的题却格外简单,因为活着的半圣都是新圣,根基不稳,急需文名,必然想要天下人知道他的得意之作。“用前世的话说,这就是送分题,士子书生心中感激,新圣的文名又得以传扬,可谓两全其美。”

方运仔细一想,就放下心,因为他上个月就背诵了三位半圣考官的名篇。

第十四题很简单,考的是一位叫米奉典的半圣的封圣时间和地点。方运虽然一时想不起来,可他感觉自己一定记得。米奉典是这次童生试的三位半圣考官之一,在开考前就已经大名传遍天下。

方运思索片刻,提笔写下:新历一百四十五年秋,蜀国,蜀都。

方运答完,突然发觉自己脑海中浮现出一本蓝灰色的空白古书,随后一小块记忆碎片飞入其中,那本空白古书立刻变成《奉典五经注》(卷一),作者米奉典,半圣,封圣五十六年。接着陆续有新的空白古书出现,提取方运的记忆碎片,形成一本本米奉典的文集、诗集,一共有五本,但都不是完整的,要么是只有一卷,要么是残篇。

方运面露喜色,没想到自己的大脑,被人打过之后,竟然会变成这样:“我不知道那里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既然有大量的书,还能吸收新的书,就叫‘奇书天地’吧!”

下一题考的同样是蜀国半圣诸葛亮,不过他此时已经驾鹤西去。

不同世界的诸葛亮经历不同,方运花了一些时间思考,避免答错。在梦中计界,刘备立国的国号是“汉”,以汉室正统自居,从来没有过蜀国。不过其他人不承认他,只称之为蜀国,有轻蔑之意,后人沿用。在圣元大陆,刘备同样立国为“汉”,志在继承大汉江山,一统圣元大陆,但却遭到东吴和魏国联手反对,最后不得不改国号为“蜀”,最终靠着半圣诸葛亮维持,直到成为现在的十国之一。

方运有了奇书天地,对梦中世界的诸葛亮更加了解。

三国演义》过于神化诸葛亮,导致很多人高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导致部分人用正史把诸葛亮批得一无是处,认定诸葛亮没那么伟大,都是《三国演义》小说编造的。但真正看过正史《三国志》的人都不会看轻诸葛亮,因为《三国志》共六十五卷,除去必要的帝王,诸葛亮的篇幅最多。诸葛亮最出色的才能不是领兵打仗,而是治国,他是相才,不是帅才。

在《三国演义》之前,就有大量文人盛赞诸葛亮。最关键的是,诸葛亮入了孔庙,被封为先儒,这在古代可是了不得的地位,不是罗贯中写部小说就能让他进去的。在《三国演义》成书以前,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得到许多军事家的承认。司马懿见诸葛亮布设的营垒,赞叹其为“天下奇才”,也指出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不足,但对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却不敢有半点批评。李靖也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推崇备至。唐玄宗设“武庙”,供奉十个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其中就有诸葛亮。虽然唐玄宗过于拔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但也足以证明,诸葛亮在军事上有一定建树。文庙、武庙俱在的,唯有诸葛亮一人。

在圣元大陆,诸葛亮因为曾保蜀国百年江山,功盖天下,科举的请圣言中年年都有他,从无例外。史官记载,诸葛亮临死前仍不忘恢复汉室,一统圣元大陆,在大限到来之前亲自领兵出战,但因为敌国也有半圣,最终寿命耗尽,死于五丈原。方运之所以特别看重诸葛亮,是因为有关诸葛亮的诗词很多,而且还没有出现在圣元大陆,偏偏圣元大陆有非常神奇的“唤圣”之力。方运理清两个诸葛亮的不同,继续奋笔疾书。

之后他又遇到跟另外两位半圣考官有关的题,方运都记得,奇书天地中又增加了新的书籍。

方运很快答完前三张试卷,大部分都非常简单,但有三道题非常难,有一道题甚至设置了文字陷阱,照着书也未必能答对。幸好方运有奇书天地,文字游戏在他眼里不值一提。这仅仅是最简单的童生试,秀才试的请圣言更加难,不过真正难的是诗词、经义和策论。

后面的试题是默写众圣的词赋,之后是填空,对别人来说可能很难,但对方运来说简单得不得了。毛笔写字极慢,到了中午时分,方运仅仅写到第十九页,不得不休息吃饭。方运就着水,吃完白面糖饼,站起来在狭小的房间里活动了一会儿,坐下继续答题。

接着就是最后九张试卷,一共十八题,要求默写出题目要求的众圣名篇章节。孔子和六位亚圣的著作必考,是前七道题,一点都不生僻,大半的考生都会。剩下的十一道题出自其他半圣,其中三位半圣考官的名篇各占一题,方运都背过,已经储存在奇书天地中。答完所有题,方运放下毛笔,揉了揉酸疼的手腕。

咚!咚!

两声锣正好响起,方运立刻知道是下午两点。圣元大陆的官方时间仍然是十二时辰制。百年前公输家的工匠为了让时间更精确,把每天分了两个十二时,由于新的时间单位只是一个时辰的一半,所以称之为小时,时辰则称为大时。数字毕竟比文字方便,因此小时制和草书一样在分秒必争的军中大受欢迎,然后在民间逐渐传开。

再过一个小时,就要收卷子,然后会发诗词的试卷。方运仔细检查了一小时,确认没有一个污点和错别字,答对了全部的试题。

“可惜!我以前没怎么练字,这字有些差了,按照惯例会降一等。甲是拿不到了,应该可以拿个乙。等考完童生,一定要努力练字,在圣元大陆不练字不行。”

最后方运在指定的地方写上自己的考牌号、姓名以及住址。不多时,铜锣响了三次,马车再度前来,周围立刻传来低沉的喧闹声和抱怨声,显然大多数人都无法答完,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发卷的人把诗词卷给了方运,然后收走“请圣言”的三十张试卷。

方运细看诗词题目,这才放了心。诗词没有要求平仄,只要求押韵和扣题,五言、七言、绝句、律诗、词、骈文或赋皆可。除了骈文和赋,诗词要求押横部、绍部、东部和元部四韵之一。主题也常见,在春和边塞两个主题中选其一。

方运想了片刻,决定写一首边塞诗,但他眼中却一片茫然,无从下笔。

“以我现在的诗词水平,在甲乙丙丁四等中,至多是丙等,很可能无法考中童生。可要是考不中童生,我必死无疑!”

方运沉思许久,轻叹一声,心中默念奇书天地。但这次没有书出现,也没有突出的金字。方运猜到可能是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奇书天地不能准确地列出来。于是方运在心中列出条件,要押四韵之一,要是边塞诗,而且要符合主战的思想,必须是名人作品,务必要考一个好名次,尽可能成为童生。

方运挑来选去,选了一首诗圣杜甫的《岁暮》,五言律诗,是一首很出名的边塞诗,符合圣元大陆韵中的横青部。方运没有直接写到卷面上,而是提笔写在一张白纸上当草稿,写完再看合适不合适,毕竟考试的忌讳太多。

岁暮》的内容是写临近年关,北方还在打仗,前方将士日夜流血,但朝廷大员却没有全力出战,诗人想要报国却无门,因而抨击官员无能。景国和草蛮中的狼蛮一族经常交战,年前打仗很正常,所以方运不怕跑题。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写到这里的时候,方运突然停下笔。就在此时,位于考房附近的一处凉亭外,县令和县文院的院君突然站起,望向方运所在的方向。两人看了片刻,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浓浓的喜悦。

一旁的州文院学正稍迟也站起来,笑着说:“祝贺祝贺!才气跃动,至少是诗成出县,甚至可能是诗成达府。两位教化有功啊,今年的考评必是上上!”

县令蔡禾笑道:“哪里哪里!万学正谬赞了,目前他才气未定,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万学正又道:“应该是那个神童方仲永吧?”

蔡县令迟疑一下说:“不。我记得很清楚,方仲永不在那个方向。”蔡县令是进士出身,身具强大的才气,已经能够过目不忘。蔡县令刚说完,三人诧异地再次看向方运考房所在的方向。

“才气消退,可惜了!” 蔡县令说完,失落地坐下。

县院君也叹道:“可惜了!”

万学正急忙说:“两位切莫忧虑,或许那名考生能够续接,更何况那位神童还没有写成!”突然,三个人一起转头望向另一个方向,露出期待之色。

不一会儿,蔡县令微笑道:“好!才气稳固,诗成出县,那个位置,坐的正是方仲永。”

县院君抚须而笑道:“不愧是本县神童!”

“恭喜恭喜!”州院学正再次祝贺,然后遗憾地看向方运所在的方向。

考房中,方运放下毛笔,皱起眉头想:“这首诗不行!我连童生都不是,就指责朝中大臣,三位考官未必全都喜欢。一旦被考官认为是无功名妄议朝政,降了等,哪怕诗再好也没用!但是如果连这首诗都不行,其他的更不行。有的是不够好,有的是太好了,有的是不押四韵,有的明显不是我能写出来的。”

方运想来想去,突然把那张纸揉成一团,放在桌案上。方运把试卷摆在面前,提起笔默默思考,不多时想起今天雨后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一首名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中。方运落笔——

(快捷键:←)上一页   回书目(快捷键: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看过《儒道至圣1文曲星耀》的人还看过

关于玄幻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反馈留言 

Copyright 2008 xhx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玄幻小说网 做最优秀的玄幻小说小说阅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