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小说网
背景:
浏览字体:[ ]
字体:
行间距:
双击滚屏:
自动翻页
收藏该章节 关闭边栏

正文 -- 第五章 江南普通的白茆镇的一粒种子 作者:大旗飘扬

类别:都市异能 作者:大旗飘扬 书名:商战传奇 更新时间:2014-03-20 22:10:48 本章字数:1689

商战传奇——张鸿雁策划大解密(大型纪实文学)

第五章江南普通的白茆镇的一粒种子作者:大旗飘扬

白茆镇是江南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小镇,宽畅的204国道横贯全镇,街面上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明亮的玻璃晃的人眼发花。204国道的南边平行着一条长长的人工运河——白茆塘,滔滔不绝的清波自西向东匆匆穿镇流过。国道和运河之间是密布的民居,小巷深深,平整的小路弯弯曲曲,两旁错错落落地排列着二、三层高的楼房,房檐探出很宽。远远可以望见那些俯在自家窗上,一面打量下面的行人,一面与邻居闲聊的人们。你从下面走过,一抬头,没准就正好碰上一张和善的笑脸,既像表示歉意,又似表示欢迎。几座横跨在塘河上的桥整日俯看着河面上的船只来来往往,穿梭不息。

这实在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江南小镇,然而,江南的土地,因为天地灵气的润泽,再普通的地方也会有不平凡的传说流传。在白茆镇,最为著名的便是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源远流长,是白茆塘流域的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传说汉代张良曾来白茆传授山歌,至今白茆山歌中还有“张良就是唱歌郎,坐着风筝教思乡”的唱词。甚至在一些古籍里也有关于山歌的记载,如明代的学者钱谦益所著的《国初群雄事略》卷七载:(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冬,张士诚起兵,动用民夫十万开白茆塘,怨声载道,当时有谣曰:“好条白茆塘,只有开不全,若与开得全,好与西帅歇战船。”西帅指的是当时与张士诚争雄的朱元璋。这首白茆山歌,距今已有600多年了。

1995年白茆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山歌展览馆,并向社会开放。1998年“白茆山歌发展研究会”成立,标志着白茆山歌的研究走上了有序、规范的道路。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白茆镇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慷慨吐清音,明转出自然”的白茆山歌越唱越动听。

白茆山歌是田埂上留下的脚印,是村边小河里流淌的清波,是船上的摇橹声,池塘里的蛙鸣,村庄里农民绵密的心情……当那一年,乡村里缓缓升起最初的歌声,便如田野里的庄稼四季不绝地开出了满垄的野花。那山歌传唱的过程,就是生命不息的韵脚,是释放在千百年空间里的天地浩气。

山歌虽然动听,但白茆镇仍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前的白茆镇同其它江南的村镇一样,守着富饶的土地过着清贫的日子。

1976年,白茆镇山泾村发生了一件不太引人注目的事,高德康等人发起成立了一个小小的缝纫组,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之一。然而,这个勉强被称为企业的缝纫组实在是太袖珍了,总共只有8台新旧不一的缝纫机和11位年岁不等的村民。这11位后来被称为康博集团元老的村民中,高家就占了3人:老父亲、大姐和高德康,年仅24岁的高德康因为有文化、裁缝手艺又好,就顺理成章地当了组长。

1990年净赚了700万元以后,高德康的企业效益连年递增:1991年1100万元;1992年1400万元,到1993年,全年赚了2500万元。但高德康不是小富即安的人,他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上海造”的贴牌加工只是另外一种为他人做嫁衣,它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在辛辛苦苦地堆砌着别人的品牌,而且,品牌使用费还在逐年增加。

不过,作为一个“在乡土中自发生长的苏南乡镇企业”来说,借船出海的方式也是走向成功的道路之一。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将这条道路视为目的,有的人将这条道路视为过程。高德康无疑是属于后一种人。他深深地感受到,走这条道路有着种种的牵制,不能全身心的融入与商品经济大潮的搏击之中。他说过,“秀士登”做得再好,也是人家的品牌,要扩大自己企业的知名度,就一定要拥有自己产品的品牌,否则,在今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很可能被无情淘汰。

拥有自己的品牌,与高德康少年时代的梦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高德康心中的梦想随着年龄、经历的增长而不断地清晰,不断地升华。他渴望着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搏击。他在带领着企业埋头苦干的同时,也是在着意培养一支能够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攻城掠阵的团队。市场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牵动他的神经。他时刻注意研究市场,搜集信息,审时度势,随时准备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应变。

此时的高德康和他的企业正在酝酿着一种嬗变。

(快捷键:←)上一页   回书目(快捷键: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看过《商战传奇》的人还看过

关于玄幻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反馈留言 

Copyright 2008 xhx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玄幻小说网 做最优秀的玄幻小说小说阅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