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小说网
背景:
浏览字体:[ ]
字体:
行间距:
双击滚屏:
自动翻页
收藏该章节 关闭边栏

作品相关资料 -- 序三

类别:古典仙侠 作者:韦林 书名:神圣帝王 更新时间:2012-08-02 12:00:58 本章字数:10862

战国以前专指天帝,战国时始以指人间君主,秦以后为“皇帝”简称。《庄子•庄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秦、汉亦有赤帝、白帝等。均指天帝。商、周天子称王不称帝。公元前288年,齐湣王称东帝,秦昭王称西帝。当时列国均已称王,欲寻一更尊于王之称号,乃借天神之名,用为人君之号。《史记》以《五帝本纪》为首篇,所载帝号,实系后人所加。秦始皇以皇帝为君主称号,帝遂为皇帝简称。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唐韵】都计切【集韵】【韵会】【正韵】丁计切,𠀤音谛。【说文】谛也。王天下之号也。【尔雅•释诂】君也。【白虎通】德合天者称帝。【书•尧典序】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谛也。言天荡然无心,忘于物我,公平通远,举事审谛,故谓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亦能审谛,故取其名。【吕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适。王者,天下之所往。【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史记•高帝纪】乃卽皇帝位汜水之南。【注】蔡邕曰:上古天子称皇,其次称帝。 又諡法。【史记•正义】德象天地曰帝。 又上帝,天也。【易•鼎卦】圣人亨,以享上帝。【书•舜典】肆类于上帝。 又五帝,神名。【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注】苍帝曰灵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家语】季康子问五帝之名。孔子曰: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乙常居也。【注】文耀钩云: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春秋合诚图云:紫微大帝室,太乙之精也。正义曰:太乙,天帝之别名也。【又】大角者,天王帝廷。【注】索隐曰:援神契云:大角为坐候。宋均云:坐,帝坐也。【又】太微三光之廷,其内五星,五帝座。 又地名。【左传•僖三十一年】衞迁于帝丘。【注】帝丘,今东郡濮阳县,故帝颛顼之墟,故曰帝丘。

考证:〔【书•尧典传】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谨按此系书序文。传改序。〔【周礼•春官•小宗伯】【注】黑帝曰叶光纪。〕谨照原文叶改汁。

谛也。王天下之号也。从丄朿声。古文帝。古文诸丄字皆从一,篆文皆从二。古文上字。示辰龙童音章皆从古文丄。(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帝,上帝,天之神也。——《字汇》帝命不时。——《诗•大雅•文王》 在帝左右。兆五帝于四郊。——《周礼•大宗伯》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又如:帝乡(传说中天帝居住的仙乡);帝君(古人对神的尊称);帝江(传说中的神名。居于“天山”)君主,皇帝。帝,王天下之号也。——《说文》帝,君也。——《尔雅》帝乙归妹。——《易•泰》安帝雅闻衡善求学。——《后汉书•张衡传》争强为帝。——《战国策•赵策》揣帝无杀瑞意。——《明史•海瑞传》于是益知西后与帝之不相容矣。——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帝王州(帝王居住的地方);帝世(帝王的世系);帝储(皇太子);帝祚(帝位);帝典(帝王的法制)。天。如:帝宫(天宫);帝青(青天)帝国主义的简称,如:反帝反封建斗争。称帝,为帝。陛下承大乱之极,受命而帝,兴明祖宗。——《后汉书》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汉•贾谊《过秦论》尊奉为帝,不敢复言帝秦!——《战国策•赵策三》

帝都帝王所居的城,也叫“帝京”。帝俄,指沙俄,即沙皇统治的俄国。帝国,很大或有殖民地的君主国家。罗马帝国 ,虽没有帝王但向外扩张的国家,有时也称“帝国”指版图。一则曰老大帝国。——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比喻机构庞大、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报业帝国,金融帝国,帝国主义。指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阶段。指帝国主义国家,帝号,帝王的称号 。帝王,帝国的君主或最高统治者,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清•黄宗羲《原君》帝乡,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帝业,帝王的事业或功业。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国志•诸葛亮传》帝制 ,君主专制政体,以一人担任终身职世袭的国家元首的政体形式,小至有名无实,大至绝对专制。帝子,帝王的子女。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3、皇辟:帝王的别称。《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6、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7、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8、君:君主、天子。《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9、君王:对帝王的称呼。《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10、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11、君人:指皇帝。《商君书•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12、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3、先君:古代帝王称其先代君王的称呼。《诗经•邺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14、先后:先世君王的称呼。《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颜师古注:“先后,即先君也。”15、先正:先代君长,已故的帝王。《礼记•缁衣》引逸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郑玄注:“先正,先君长也。”   16、先皇:前代帝王的称呼。唐,杜甫《忆昔》诗之一:“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17、先主:对开国君主的称呼。《三国志》有《先主传》。 18、先公: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韦昭注:“先公,先君也。”19、先圣王:古代的贤明君主。《吕氏春秋•论人》:“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20、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新唐书•李辅国传》:“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21、大王:对帝王的尊称。《旧唐书•玄宗纪上》:或曰“先启大王。”22、大君:古时天子的别称。宋。范仲淹:《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23、大皇:对帝王的尊称。《昭明文选•晋•陆机•辨亡论》:“大皇既没,幼主莅朝。”24、大庭:传说上古帝王的名称。《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25、大行、大行皇帝:对初死皇帝的讳称。《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26、圣、圣主、圣明主、圣上、圣君、圣明、明哲:都是对皇帝的尊称。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赌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   27、上:在上者,有时特指君主、帝王。《礼记•王制》:“尊君亲上,然后兴学。”28、今上:对当时帝王的称呼。有时也称当今。《史记•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29、上皇:上古的帝王。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30、王:先秦以前帝王的称呼。《荀子•王霸》:“百王之法不同。”31、足下:战国前后,臣下对君主的敬称词。相传起于春秋时晋文公怀念介之推。《战国策.燕一》:“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32、万岁:古代臣民对王侯的祝贺之词,秦汉以后演变成皇帝的尊称。 33、陛下:秦以后专称皇帝为陛下。34、孤、寡、孤寡、寡人、不彀:古代王侯的自称的谦词。《老子》:“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彀。”《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彀?’”35、寡君:人臣对别国称自己国家君主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彀同好何如?”对曰:“君惠憿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36、国王:君主或帝王的称呼。亦是最高封爵。自汉至明一直沿用。37、国主:国君、国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38、帝、帝王:古代君主的称号。如,三皇五帝。39、后王:古代君主的称呼。《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后王:当今之王。40、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41、世主:国君。42、少主:年轻的皇帝。《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 43、社稷主:国君的代称。《大唐新语》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于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异议?’”44、元后:对天子或君主的称呼。后世又称帝王嫡妻为元后。45、社君:对幼主的称呼。46、元首:君主。47、元君:善良的君主。48、嗣皇、嗣君、嗣圣、嗣王:继位的帝王。《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49、驾、大驾、车驾、御驾、圣驾、尊驾:原为帝王车乘的总称,后来常用为帝王的代称。《旧唐书.宦官传》:“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50、万乘:帝王的代称。《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有千乗之家。”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乗。故以万乘称天子。51、乘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后汉书•耿弇传》:“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醨酒,以待百官。”52、皇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53、真主:帝王别称,即所谓真命天子。《后汉书•王常传》:“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54、真人:帝王的别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55、天子:君主。《礼记•曲礼》:“君天下曰天子。”56、天王:殷周时天子只称王。春秋以后,一些诸侯例如楚、吴等相继称王,于是尊称周王为天王。后来泛指封建帝王。杜甫《忆昔》诗:“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57、天颜:帝王的容颜,代称帝王。58、天囚:对帝王的蔑称。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戴此失地之天囚,以为汉族之元首,是何异取罪人于囹圄而奉之为大君也。”   59、所天:帝王的别称。旧时又代指父亲和丈夫。《后汉书.梁竦传》:“(窦)宪兄弟奸恶继伏辜诛,海内旷然,各获其宜。妾得苏息,拭目更视,乃敢昧死自陈所天。”60、小童:周代帝王居丧时的自称。《左传》僖公九年:“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61、冲人:帝王年幼即位者自称的谦词。62、太祖、高祖:对开国帝王的尊称。多用为庙号。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63、世祖:对开国帝王的尊称。多用为庙号。如元世祖、清世祖等。64、皇考:本为人名。(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皇考忠)常在清代,指当朝皇帝已死的父亲。65、大行:是指刚刚崩逝,未称庙号、谥号的皇帝。66、太上:本指远古帝王时代。《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释文:“太上,谓三皇五帝之世。”后世尊称帝王为太上。 67、太宗:对开国第二代皇帝的尊称。68、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三世纪时最先用于鲜卑族。   69、单于:两汉时匈奴称其君长为单于。郎主:辽、金时期对北方君主的称呼。70、人牧:国君的别称。即治理人民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71、九重:原指宫禁,帝王之居处。《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后又代称天子。《旧唐书.宦官传》:“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72、朝廷:本来指帝王接见臣下纥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中央政府和帝王的代称。73、明上、明王:对帝王的尊称。74、后主:后嗣君主。有些末代帝王习惯上也称后主。如南朝陈后主、五代李后主。75、县官:皇帝的代称。古时称王畿内都邑为县,所以又以县官为朝廷的代称。76、官家:皇帝、朝廷的别称。胡三省:“西汉谓天子为县官,东汉谓天子为国家,故兼而称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称之。”白居易《喜罢郡》诗:“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岁月属官家。”77、至尊:皇帝的代称。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

中国皇帝(君王)包括正统朝代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还有一些政变、夺权所建立的政权,再加上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中国皇帝共有1000多位呢!  附:南越、东越、闽越、东瓯、匈奴、突厥、回纥(回鹘)、吐蕃、高昌、于阗、柔然、吐谷浑、渤海国(大震)、南诏(大蒙、大礼、大封民)、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前理、后理)、大中、东夏(大真)(以上不包括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其中云南列朝自世隆以下【南诏(大蒙、大礼、大封民)、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前理、后理)、大中】和东夏(大真)的君主称皇帝;南越(吕后时)、于阗(五代时)的君主一度称皇帝;南越、东越、闽越、东瓯、高昌、于阗、吐谷浑、渤海国(大震)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君主称王;匈奴的君主称单于;回纥(回鹘)、柔然的君主称可汗;吐蕃的君主称赞普。   

十六国时期:汉赵、后赵、成汉、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后秦、胡夏9个政权称皇帝,后凉、北燕2个政权称天王,前凉、西秦、南凉、北凉、西凉5个半独立政权称王。  

其中:汉赵刘渊304年—308年称汉王; 后赵石勒319年—328年称赵王,328年—330年称天王,石虎335年—349年称天王;成汉李雄304年—306年称成都王;前燕慕容皝337年—348年、慕容儁348年—352年称燕王; 后燕慕容垂384年—386年称燕王,慕容盛400年—401年、慕容熙401年—407年称天王;南燕慕容德398年—400年称燕王;前秦苻健351年—352年、苻坚357年—385年称天王;后秦姚苌384年—386年称万年秦王,姚兴399年—416年称天王;胡夏赫连勃勃407年—418年称天王。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前蜀(907—925,之前是唐朝的蜀王)、后蜀(934—965,之前是后唐的蜀王)、吴(927—937,902—919年是唐朝的吴王,919—927年称大吴国王)、南唐(937—958,之后是称国主)、闽(933—945,之前是后梁、后唐的闽王)、南汉(917—971,之前是后梁的南海王)、北汉的君主称皇帝,吴越、楚、南平3个半独立政权的君主称王。说文曰:“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皇帝之制,始于秦,始皇帝政制之,乃取三皇五帝之名。皇帝自称“朕”,其下皆称“陛下”。皇帝之言曰“谕”,皇帝之命曰“诏”。满蒙入主中原,虽得天下,但不法古圣,杀戮甚众,礼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人尚如此,况皇帝乎?故以下之表,无满蒙之君号。至于鲜卑之北魏,虽法中原,但吾无典可考,不敢造次,留此以待后来之君子。   

秦嬴氏(皇帝之名由此始)始皇帝讳政;二世皇帝讳胡亥;三世皇帝讳子婴。汉刘氏太祖高皇帝讳邦;孝惠皇帝讳盈;太宗孝文皇帝讳恒;高宗孝景皇帝讳启;世宗孝武皇帝讳彻;孝昭皇帝讳弗陵;中宗孝宣皇帝讳询;高宗孝元皇帝讳奭;统宗孝成皇帝讳骜;孝哀皇帝讳欣;元宗孝平皇帝讳衎;世祖光武皇帝讳秀;显宗孝明皇帝讳庄;肃宗孝章皇帝讳炟;穆宗孝和皇帝讳肇;孝殇皇帝讳隆;恭宗孝安皇帝讳祜;敬宗孝顺皇帝讳保;孝冲皇帝讳炳;孝质皇帝讳纘;威宗孝桓皇帝讳志;孝灵皇帝讳宏;孝献皇帝讳协。

魏曹氏太祖武皇帝讳操;祖文皇帝讳丕;烈祖明皇帝讳叡;邵陵县公讳芳;高贵乡公讳髦;元皇帝讳奂;蜀汉刘氏昭烈皇帝讳备;孝怀皇帝讳禅;吴高祖武烈皇帝讳坚;世宗桓皇帝讳策;太祖大皇帝讳权;会稽王讳亮;景皇帝讳休;末皇帝讳晧。晋司马氏太祖高皇帝讳懿;世宗景皇帝讳师;太宗文皇帝讳昭(世祖追尊);世祖武皇帝讳炎;孝惠皇帝讳衷;孝怀皇帝讳炽;孝湣皇帝讳邺;中宗元皇帝讳睿;肃宗明皇帝讳;绍;显宗成皇帝讳衍;康皇帝讳岳;孝宗穆皇帝讳聃;哀皇帝讳丕;废皇帝讳奕;太宗简文皇帝讳昱;烈宗孝武皇帝讳曜;安皇帝讳德宗;恭皇帝讳德文。

南朝宋刘氏高祖武皇帝讳裕;少帝讳义符;太祖文皇帝(初谥中宗景皇帝)讳义隆;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前废帝讳子业;太宗明皇帝讳彧;后废帝讳昱;顺皇帝讳准;南朝齐萧氏  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南齐世祖武皇帝讳赜;前废帝讳昭业;后废帝讳昭文;高宗明皇帝讳鸾;   炀皇帝讳宝卷;和皇帝讳宝融;南朝梁萧氏高祖武皇帝讳衍;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元皇帝讳绎;敬皇帝讳方智;南朝陈陈氏高祖武皇帝讳霸先;世祖文皇帝讳蒨;废帝讳伯宗;高宗孝宣皇帝讳顼;后主讳叔宝。隋杨氏太祖武元皇帝讳忠;高祖文皇帝讳坚;炀皇帝讳广;成皇帝讳昭;恭皇帝讳侑。

唐李氏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讳渊;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宗天皇大;大弘孝皇帝讳治;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讳曌;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讳亨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德宗神武圣文皇帝讳适;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讳诵;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讳纯;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敬宗睿武昭湣孝皇帝讳湛;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讳昂;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讳炎;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一称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漼;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讳儇;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昭宣光烈孝皇帝讳祝。

宋赵氏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胤;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一说为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讳炅;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讳恒;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讳祯;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讳曙;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讳顼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讳煦;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讳佶;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讳桓;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讳构;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圣武明圣成孝皇帝讳昚;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讳敦;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讳扩;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讳昀;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讳禥;恭宗懿圣皇帝讳显;端宗裕文昭武湣孝皇帝讳昰。

金完颜氏(1)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 完颜旻(本名阿骨打,1115-1123);(2)金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完颜晟(1123-1135);(3)金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帝(初谥闵宗武灵帝) 完颜亶(1135-1149); (4)海陵王完颜亮(1149-1161);(5)金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完颜雍(1161-1189);(6)金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仁孝帝完颜璟(1189-1208);(7)金卫绍王完颜允济(1208-1213);  (8)金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帝完颜珣(1213-1223);(9)金哀宗完颜守绪(1223-1234)  (10)金末帝完颜承麟 (1234)。  

元孛儿只斤氏庙号谥号汗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1260年~1294年 (中统1260年~1264年,至元1264年~1294年)。成宗钦明广孝皇帝完泽笃汗孛儿只斤铁穆耳1295年~1307年 (元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武宗仁惠宣孝皇帝曲律汗孛儿只斤海山1308年~1311年 至大;仁宗圣文钦孝皇帝普颜笃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2年~1320年 (皇庆1312年~1313年 延祐1314年~1320年);英宗睿圣文孝皇帝格坚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21年~1323年 ;至治无(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1324年~1328年 ;泰定无(元顺帝)阿里加巴孛儿只斤阿刺吉八1328;年天顺文宗圣明元孝皇帝札牙笃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28年~1329年;1329年~1332年天历;1328年~1330年至顺;1330年~1332年;明宗翼献景孝皇帝和西拉古图土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宁宗冲圣嗣孝皇帝宜林奇葆孛儿只斤懿璘质班1332年至顺惠宗顺帝图干铁木耳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1333年~1368年 (至顺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明朱氏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惠宗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乾隆追谥为恭闵惠皇帝)讳允炆;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原谥太宗)讳棣;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讳瞻基;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讳祁镇;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宪宗追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讳;见深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讳佑樘;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熜;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讳载垕;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常洛;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思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讳;由检  安宗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纘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朱以海谥为质宗续天继道庄愍敬肃昭文康武惠悼懿孝赧皇帝讳由崧;绍宗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讳聿键;昭宗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讳由榔;文宗贞天应道昭崇德毅宁文宏武达仁闵孝节皇帝讳聿鐭;敬宗忠天隆道昭义钦成靖文襄武奋仁睿孝和皇帝讳常清;平宗揆天显道知仁贞信德文奋武靖肃敦康元皇帝讳本铉(其人是否存在尚有争议);(监国)明义宗侍天制道恭和襄定献文敬武明德肃仁成皇帝讳以海(朱一贵谥,原为鲁王,但其并未称帝,故此谥号并无意义)。(监国)明懿宗秉天正道元睿良敏敦文简武思仁贞孝考帝讳术桂(朱一贵谥,原为宁靖王,但其并未称帝,故此谥号并无意义)。

清爱新觉罗氏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在位11年)天命福陵;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1627年~1643年 (在位17年)天聪/崇德昭陵;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在位18年)顺治孝陵;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在位61年)康熙景陵;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723年~1735年(在位13年)雍正泰陵;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在位60年)乾隆裕陵;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永琰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嘉庆昌陵;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绵宁1821年~1850年(在位30年)道光慕陵;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51年~1861年(在位11年)咸丰定陵;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62年~1874年(在位13年)祺祥/同治惠陵;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5年~1908年(在位34年)光绪崇陵;恭宗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愍皇帝(非官方):爱新觉罗溥仪1909年~1912年(在位3年)宣统献陵;中华帝国袁氏(非正式);洪宪皇帝:袁世凯1915年~1916年(在位不到1年)。

最长命的皇帝:南越武帝赵佗,享年100岁以上。(非正统皇帝)  最短命的皇帝:东汉殇帝,不到一岁就夭折。   即位时年龄最小:东汉殇帝,出生才100天。   

在位时间最长:清康熙皇帝,跨61个年头。在位时间最短:金末帝 完颜承麟,即位仅仅半天就被杀死。嫔妃最多的皇帝: 晋武帝,后宫佳丽达10000多人。子女最多的皇帝: 北宋徽宗,子三十二,女三十四。网络含义:形容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比如擅长文学的网友,会被称为文学帝,擅长物理的网友,会被称为物理帝,意指在某个专业领域称帝。冠以“帝”字是网友调侃的说法,一般有达人,强人的意思,比如真相帝、推理帝、悲剧帝、猥琐帝、游戏帝  来源:电锯惊魂6台词:解剖帝来源人:水浒三国金刚(电锯惊魂吧吧主)。   

还有一些比较特别,属于被网友冠名的,与哥,姐的意思差不多,比如纯情帝,朦胧帝。帝,同时还是天空中的一颗恒星的名字。帝,又名北极二,小熊座β星,全天第57亮星,视星等2.08等,绝对星等-0.3等距离84光年,是颗K4III型橙红色巨星。帝星是一颗2等亮星,位于小北斗七星的第二颗,是小熊座最亮星,比同星座的北极星稍微亮0.1个星等。北斗七星的勺子口正对着帝星古中国该星是象征帝王。 中文名:帝,西文名:Kochab,所属星座:小熊座,bayer编号:β,弗兰斯提德编号:7,目视星等:2.06,绝对星等:-0.89,距离:127光年b-v颜色指数:1.47,颜色:橙,表面温度:3565K,半径:186太阳半径,光度:5026太阳光度,位置(公元2000年赤道坐标系),赤经:14h50.704min,赤纬:74°9.332',自行(赤经方向):-0.0320″/年,自行(赤纬方向):+0.0116″/年。

(快捷键:←)上一页   回书目(快捷键: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看过《神圣帝王》的人还看过

关于玄幻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反馈留言 

Copyright 2008 xhx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玄幻小说网 做最优秀的玄幻小说小说阅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