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小说网
背景:
浏览字体:[ ]
字体:
行间距:
双击滚屏:
收藏该章节评价本书 关闭边栏
类别:东方玄幻 作者:草头老二 书名:山崩 更新时间:2014-03-20 16:23:16 本章字数:5391

剑之殇第一部紫上之城

第一章楔子­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者两类,若者皆可谓之"灵"也。灵者,一花一草皆有灵气。清秀灵气,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所秉也。灵秀之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灵,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摧,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容,亦如风水雷电,半空相遇,既不能消,又不有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因而凡世之内必有正邪之分。邪不可尽灭,正亦不可尽盛。在凡世道太平,适值正气之冒隆,则邪灵之气必趁机而起,乱世至亦,花木盛衰,冬夏接替之理,大概类此耳。­

夫人乃众灵之长,妙绝天地之至纯之灵,置于万万物之上,其聪俊灵秀之气,亦在万万物之上;其残忍乖僻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物之下。以人之充沛之灵,假以它物这灵,二者相合,视其大小,亦可远超凡俗之人以上。问者:“何者最足与人相合?”曰者:“剑也。”问者:“何也?”曰者:“铸剑之材,多出于深山沟壑之中。深山沟壑险峻之地,而灵气所郁结之所。千百年间,或积郁于地下而成“精”,谓之曰:“铁、铜、金、银诸类。其物刚韧坚毅,触手冰凉,外通内交,足以集天地之灵于其中,再者加以祝融之火,千锤百炼之功。而其性更毅,而其形已成,可以谓之为“剑”,然此仅为平凡之剑。天地万物皆有属性,男属阳,女属阴,剑亦得其属性,非同属性者不可用之。天地间视“阳阴”为主属性,而“风,火雷,水,土”为副属性。平凡之剑略具五种副属性,然不寻常之剑,得天地之至纯之所属,享天地之厚赐,已通天性,可以兼具阳阴。此者谓之“剑灵。”若使与“剑灵”同属性者用之,则如同木遇火,二者互助,足以形成燎原之势,开山劈石,邀游于天际,无不可为也。此谓之“借灵”。若剑灵与人属性不相通,视其属性落差,若强行御剑,轻者经脉俱断,从此瘫痪;重者玉石俱焚,魂归天地,永不超生。­

相传春秋之时,楚国产了两把惊世骇俗的宝剑,一者谓之干将,一者谓之莫邪。现今之世戳传干将、莫邪为夫妻者,其实对错参半。二者为剑而非人,此一谬也。然其一阴一阳,若如夫妻之相,确乃真。此二剑既为史料所载最早这剑灵。相传为楚国铸剑大师范夫子所铸。­

某年月日,楚地上空突显异象,天狗蚀日,致使楚国四境一片漆黑。楚民俱,奔走相藏,如失三魄。楚王大骇,问之大司命默。默曰:“天下将乱,国将不国,此必妖孽降生耳。“楚王俱,果三日,天空如血,酉时日仍不肯出。宫中隐隐作闻妖孽之音,惨如磨牙剔骨,有豺豹聚于市井之上,竞相悲哭。楚民更俱。又三日,天降火雨,,笼罩古云梦大泽,烧庄稼五百里,灭人口五十万。大火连烧三日,突天将暴雨,大火尽灭,天空灿烂如洗,日午照作如常。至夜晚,云梦泽地时有豪光放出,直射斗牛。楚王疑之,令卫士勘查,于无名百丈坑得陨石十吨。楚王不识,问之范夫子,范夫子也不知。楚王大怒,责令范夫子三日查出究竟,迟则斩首。范夫子惧,日夜思索,遍告国人,国中竟无人能识。三日晚,范夫子处知将死,苦酒作乐,辗转中忽木鱼白发老翁,白眉及膝,身长仅五尺,面貌古怪,指于范夫子曰:“此非凡石,乃女娲娘娘炼石补天之五彩石,日夜受天地精灵哺育,已通天性,其一阳,其一阴。二者相互吸引,百年之后竟已浑然一体,唤作“双生石”。只恨天基不稳,无力卫天,双生石竟落入凡间。然则天之不全,必令妖魔作崇。至此,业已有无数妖魔借天洞落入凡间,乱世不久将至矣。汝可速取双生三石精髓,炼就双生剑,使有缘携之以补天阙,以平乱世之故耳。”范夫子欣然受教,拜之。忽有大风起矣,范夫子惊叹间被风吹起,俄尔从床边坐起,再视之白发仙人,已不知去留。范夫子疑之为梦,然终不信,令人取来陨石,直觉目光通明,竟于石中目得两团火焰。其一红,其一青。范夫子再视之,果见石中部分似有断痕,方知双生石不假。­

明日入朝见楚王,俱告之。王喜,责令范夫子速炼就双生剑。范夫子取童男童女三千,木薪万吨,工人十万,于龙泉之傍炼剑。湟湟龙泉,起源于昆仑山,东接大海,连绵千里,泾流之大,不辩牛马.炼剑一年,竟已干枯,工人更是九死伤,而双生石仍然坚挺如初。无奈,范夫子告之于楚王。楚王求于默,默曰:“必杀百姓十万,以血祭剑,方可炼成。”范夫子连止曰:“不可,现今天下将乱,怎可杀吾民以祭剑。”楚王曰:“杀民得宝剑,寡人意尚可,允。”尔后,果杀民十万,一血灌石,石竟泣,未几,巨石碎成若干段,范夫子取较大两块练剑,余者一夜间忽不知所踪。三年后,剑乃成。其一出于雄石,唤为“干将”;其一出于雌石,唤为“莫邪”。干将巨柄长身,通体火红,重逾千斤,国中无人可举楚王力大,竟能挥之,一挥而风云变,­再挥山川倒,每一次挥动,空中有破空之声,“咚咚”如爆裂之竹,楚王爱之,收为己用。莫邪剑通彻透明,剑体修长,轻若鸿毛,黑夜之下隐见清光流动。楚王亦爱之,无奈触之,遍体生寒,久之生病,楚王无法,收于地宫当中,命卫士严加保卫,无人可碰。适年,齐、燕、赵、韩、魏、秦六国闻楚王得宝剑,皆欲夺之。六者结为同盟,下书于楚王速献宝剑,否则并力诛之楚王怒笞使者剐眼削鼻,逐出楚地,六王怒,果发兵围楚二年,六国得楚百二十城,直逼楚都。楚王被甲上阵,以干将独当六国三十万雄兵,六国竟败。楚王率驱六国残兵至于"郸".“郸”乃周朝天子所居都城。天子不能止于六国肆相投降,然楚王不允。全投败兵于江,三十万兵,一夜投于江中。史载“抛尸填江”。此后,楚国一时无敌与诸侯。然经此一投,楚王亦力竭于榻上­,以此脚不可沾地,身染怪疾,危在旦夕。遍访名医,天下竟无人能治。范夫子屡奏曰“:方楚刚经大捷,民心尚稳,大王应早献双生剑,补天阙,免楚再遭大难耳。”楚王冷笑曰“:有宝剑,国方稳;若失剑,国安在?”范夫子再劝曰:“今楚难因宝剑起,大王亦因剑而疾,吾料凡人岂能用此天人之剑,大王岂自省呼?”楚王大怒,令卫士腰斩范夫子于市。范夫子死而嘴不闭,大骂楚王曰“:无道昏君,是汝教吾民不安矣,吾愿死而眼不闭,教吾望子之尸不全。”楚王闻之,笑曰:“吾教汝永世不见矣。”遂令卫士挂其颅于城东,挂其足于城西。国人望之,竟相泣泪。

一月,楚王薨,六国闻之,齐发兵围楚,大破楚都,楚王尸亦遭破揃,碎于街口,范夫子颅见之,陶然大哭,楚民亦哭,楚都四面皆闻悲鸣,声发于百里。六国立止不住,火烧楚都,大火连烧数月,而哭声不止,火止之日,六王忽醒,急派卫士寻宝剑,不得。忽有黑雾迷眼,马不知前,兵不得行。忽黑雾散去,六国清点军士,十损其八。再望之楚都,鲜活于前,只无人影,但闻鬼哭。六王大俱,急撤军楚地。楚太子伊遂机复建国号,从此,七雄并立,战乱不断。天下进入乱世,史称“春秋战国”。

时有楚民语于人前:“吾观楚都,今已改名为都城”。问之何地,则茫茫然不知所语,旬月竟死。遂至今天下无人敢复言。亦有江湖传言“干将、莫邪”复现人世,只因查无所究,只为人茶余饭后所谈之资罢了。

第二章紫上城

周赧王59年乙已(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2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自此乱世稍定。­

传闻始皇帝登基当日,从东边不周神山临空飞来一位“仙人”,送给始皇帝一把御用之剑,以后每朝每代皇帝登基时都会受到从不周山仙人送来的宝剑,统称为“天子剑”。其实每一把“天子剑”都有它的名字但它们成为天子的专用剑之前要经历一个过程:皇帝当众用剑割破自己的手腕,让自己的血浸入剑中,剑吸收皇帝的血就会神奇的发出某一种颜色的光,这个过程称作“认主”。但不是每一把剑都会“认主”,并且发出奇特的光芒,没有得到剑“认主”的皇帝照样可以登基,不过这样的皇帝大多是亡国之君,但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很少见,大多数皇帝都能顺利登基,从此这把剑会发亮它的一生直到皇帝死去那一天,它才会慢慢暗淡,最终消失于无形,所谓“人亡剑亡”就是这个道理。故民间有一句顺口溜:“大龙生四海,无剑不化龙。会当化龙时,终须宝剑行。”据说每一把“天子剑”都具有超凡的能力,能够吸聚天地之精灵,与主人意气相通,开疆守土,助主人成就王业。据说始皇帝得到的剑名为“皇天”,只要他一挥起,骊山都会被他斩成两节。不过这只是民间说法,还未可。不过始皇帝受到这把“天子剑”后大喜,立即封那位送剑仙人为大师,享受天下最高的荣誉。天下间出皇帝地位最高之外他便是第一位,这件史案却是真的。始皇帝挽留大剑师留在皇宫中辅促他成就霸业,大剑师却坚持辞绝“:方今天下已定,陛下当施展抱负,草民乡野之人不懂朝政,只愿归隐乡里做一名清闲野人,平时为山下百姓治治伤痛便已足矣。”传说始皇帝听后大怯,命李斯启民工百万于不周神山铸就锦绣宫殿万间,统称为“紫上城”,意寓:超过凡间的城堡。大剑师当然坚持反对,无奈始皇不允,历时十七年,直始皇过世,工程才被迫停下来。虽然没有达到始皇帝所预期的宫殿万间,但已有百间之属,放眼天下,连阿房宫之富丽都不足以与之匹敌。大剑师在不周山上安定下来,广纳天下贫寒之众。有抱负之士,无论年长、男女、出生,接收为门徒。有愿习武者,授之武艺,教以仁者道义。待其有成,赐其宝剑,既为剑圣,可以呼风唤雨,御剑飞行,斩妖除魔,所向披靡。若其愿下山,只要能经受住市长的一番艰苦考验,就可以下山卫道。但不许对外称“不周山之人”,世人称此类为“苦无”。这些人都是些有抱负有勇略喜爱功名的人。他们一旦下上,大多很快被朝庭征用,成为镇守一方的勇将,因为他们出自神山,有造化宇宙之神功,世人大多无法与其相比,再加上“神山”这份名片,他们晋升的速度是凡人的十数倍,比较出名的是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三十三岁便成为朝庭军中最高统帅。不过这类“苦无”数量是很少的大多数人还是愿意过着与世无争、夏耕春播、自给自足的隐者生活。他们天性烂漫,心的善良,在未得到大剑师认可前他们无法获得宝剑,其实这类宝剑都是经大剑师与诸剑圣千锤百炼之不寻常之剑,既为“剑灵”,这时他们被称为“剑徒”,当他们与剑灵结合,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认主”,过程也与皇帝登基差不多,不过仪式却要简朴的多。­

不周山还有一类人选择习文,因为大剑师的推动,不周山习文的要略多于习武的,他们学习治国之纲要,演化及天算,还有救死扶伤的医术。他们一旦学成就可以很容易下山,过程比“苦无”轻松多了。因为不周山提倡兼济天下,所以这类人学成后被称为“行者”,专门为朝庭效力,平定天下。这类“行者”大多为慷慨义士,多是治国良臣,他们饱读神山仙书,胸中丘壑岂是平常读书人所能比。因此世人笑称朝庭所设“太学院”学生为“太学院的小学生”而称行者为“教育台学院的读书人”。“行者”进入朝庭大多能晋升很快,不过很少能做长的,大概是“行者”自小“不食人间烟火”,与朝廷弊事多不能忍,因而得罪同僚的事多不胜数,以致小人进谗言,皇帝耳根子软,多半会拿这类人开刀。不过碰到一个圣明的皇帝,如果能任用到两三个“行者”,那么这一朝多半是四海升平的。不周山上还有一类人文武兼修,这类人多半天资聪颖、远超他人,于是他们才能同时吸收两种广博涵远的技艺。他们下山后被称为“兼者”.朝庭对这类人更是任用有佳。不过自从西汉出了个“兼者”王莽,篡夺了汉朝天下,弄得天下民不聊生,不过最终被不周山人清理门户。从此以后,不周山再不鼓励弟子两门兼习,他们认为“识多致佞生”,再加上天资聪慧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后来天下再难听“兼者”之名。不周山出的仁者出类拔萃,恶者更是出类拔萃,所以至不周山第四代大剑师便明文规定:弟子非不得已不得下山。不周山首代­大剑师,无人知其根底,他自始皇登基起在不周山紫上城创立“剑门”,从此弟子满天下,“剑门”之名威震九州。他在101岁时在紫上城开凿“脱凡渊”,从此洗心悟道,不理尘世。3年之后,“脱凡渊”成,其实就是不周山后一道万丈深渊略经人工点缀。他104时,召集门徒弟子千余人集于“脱凡渊”前,亲自口授5个字定为后代门徒辈姓。这5个字为“恉、佌、晡、災、赉”。并册立自己的长徒为二代大剑师,从此历代剑门掌门都对外称:大剑师,下座7名同姓剑圣。每名剑圣下辖三名亚剑圣。只此29人便是剑门中人。剑门之中还有一神秘人物,剑门之人皆唤作智者,没有什么人知道智者来自何方,更没有见过智者面貌,只知道大概从开派以来就一直存在这么一号人物。大剑师对智者十分敬佩,口称“先生”,遇到未决大事都会请教智者占卜,所以剑门中人多认为智者是派中掌管占卜的人物。不过智者也确实不问派中之事,除了大剑师3人其它便一切不管,整天来无影去无踪。智者曾在第五代门徒中收过一对孪生姐妹为徒,派中称之为大司命与少司命,其余一概不知。

剑门对门徒挑选过程很是严格,一般家世清白且天资过人之人方可入派,男女是不论的。弟子一入门首先便要学习多年礼义廉耻,直至掌管道义的“行者”认为品性过关才能在大剑师面前选择文武一种来学习,这种选择是不可违的,一来避免门徒成为“兼者”,偷学两种技艺,二来是为了培养门徒的坚毅性格。

  回书目(快捷键:Enter) 
看过《山崩》的人还看过

关于玄幻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反馈留言 

Copyright 2008 xhx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玄幻小说网 做最优秀的玄幻小说小说阅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