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小说网
背景:
浏览字体:[ ]
字体:
行间距:
双击滚屏:
收藏该章节评价本书 关闭边栏
类别:都市异能 作者:赵王北 书名:八荒传说 更新时间:2014-03-21 01:01:46 本章字数:2753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近乎奇极,细细品味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书来历一一说明,使读者了然不惑。

南天门之下,东海之巅,有座仙山名曰齐云。那仙山吸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光华,方得钟灵毓秀,崔巍奇绝,实乃世间罕有。山峰时听凤凰鸣,石窟每观蛟龙入。瑶草奇花从不凋谢,青松翠柏四季长春。更奇的是这齐云山有一洞府,横宽八百六十丈,深长十六里,洞内可闻海潮之音,可听天地之语。这洞中盛产珠玉,流光幻彩,妙不可言,藏物在此可千年不腐,万年不朽。天帝得知此处之灵妙,令十八位仙君前去察看,一探究竟,往来回报,果真如传说中那般神奇。天帝笑逐颜开,遂将仙家典籍,藏及于此。那仙家典籍十二万九千六百卷,医、卜、星、象、天、文、地、理、神、魔、异、志,经天纬地,包罗万象。天帝又派十八位仙君在此修书守护。

却说东海之滨有个齐云镇,镇上赵家,乃名门大户,主人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尝过人间心酸,尝过世态炎凉。花甲之年,奔途半生,积财如山,享尽人间之福,按理说也该颐养天年。可是这赵大善人生性倔强,童心未泯,喜欢四处周游,有撰写游记的嗜好。然他所写的并非是仙山幻海,而是那奇侠异传,神魔之说,游历半百,书稿成山,每每观之,洋洋自得,得意间又有些许怅然失意。怅然的是人间七十年未见神仙真容,失意的是红尘百年书未成卷,于是下定决心,有生之年必要一睹仙灵。

其时人说齐云山常有神仙出入,修书济世,传道授业。这赵大善人对此心痒难耐,散尽家财,挂帆出海,哪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出海不到一百五十里,狂风乍起,浊浪滔天,将那大船掀翻海底。赵大善人面对生死一线,喟然长叹,道:“想我一声乐善好施,喜游天下,嗜爱异传,却落得个这般下场,真不知是哪辈子作的孽。罢了,罢了……”他连说了几个‘罢了’,想到此生宿命如此,葬身大海,魂归天地,心怀顿时坦荡,带着笑意抱着心血书稿,一头扎进汪洋大海。也是这赵大善人命不该绝,七七四十九日后,睁开双眼,周遭所见,人间未有。只见几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他身边,笑语盈盈,看着他的书稿,手不释卷。赵大善人喜道:“是列为仙君救了我?”一道貌岸然,仙风鹤骨的老者说道:“不是我等救了你,是你的书稿救了你。”事后才知,他的行动早被仙君所察,也每每看过他的奇侠异传,爱不释手,那一日先君正在阅读他的书稿,忽然见那书稿字迹模糊,水迹浸透,仙君顿感不妙,天眼所见,乃赵大善人海中遇难,这才出手相救,施舍他一颗还魂丹,方才得此一命。

赵大善人感激不尽,与十八位仙君交流甚畅。仙君邀请他到列仙洞府一游,赵大善人瞠目结舌,被这天帝藏书阁的气势所折服,立下心志,势必将此书成稿,藏于列仙洞府。在这仙山住了四十九日后,重回人间,收集残稿,完成著作。那一日驾云回到齐云镇赵家,此时人间已过四百九十年,子孙相忘,只知先祖曾出东海,未尝返回。四百九十年间,赵家涂炭,已无往昔光辉,家徒四壁,极尽萧条。赵大善人深感惭愧,初时的宏伟心志,此刻荡然无存,希望渺然。于是将奇侠异传的残稿交予后人,希冀能为子孙的生活带来一点光明,他也骑牛东去,不复返焉。

赵家子孙得知这些书稿弥足珍贵,乃先祖毕生心血,遂束之高阁,朝朝晚拜,奉为家宝。这赵氏子孙说来也很争气,商海沉浮数十载,家境日渐殷实,可惜膝下无子,甚感无颜面对先祖。这一年恰逢先祖祭日,久旱成灾,飞蝗遮天,七月无雨,那是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镇东街有卜卦先生江瘸子,号称半仙,夜观天象,喟然长叹道:“作孽!作孽!此乃灾星降世之征兆。”言出三日,天气忽变,泼墨乌云,自东北而来,如咆哮的巨龙,雷霆万钧,煞是骇人,明亮亮的白昼忽变得如黑夜一般。说时迟,那时快,怒风嘶嚎,夹杂着豆大的雨滴,席卷大地。顷刻之间,沟满濠平,浊水过膝。那镇中的危房,哪里经得住这狂风暴雨的摧残,狼藉坍塌,倾倒无数,不知坏了多少人的性命。人虽为万物之长,但在自然面前却饶是脆弱。就在这时,一道闪电,照亮苍穹,只见一枚红色火球,自乌云的罅隙中窜了出来,飘飘忽忽,所到之处,刹那为炬。百姓看的真切,一家老小抱作一团,唯恐殃及,丢了性命。哪知这火球,自东街飘荡到西街,绕着赵氏老房盘桓三圈,赵家人无不惊恐,各个面无人色。赵家长媳王氏怀胎足有二十四个月,所有人无不惊恐,按理说这早该产下的孩子,却迟迟不来,谁也解释不明白其中原委。

这一日赵氏长媳却突然下腹坠痛,稳婆见状,心中早有了算计。赵氏长媳欲将分娩之时,见此状,心中惶恐,登时昏厥过去。稳婆亦是惊骇的说不出话来,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口念佛祖保佑。那火球绕了三圈后,红光一闪,奄忽不见。所有人惊魂未定之际,闻听“哇”的一声,饶是那赵氏长媳晕中分娩。众人一看,只见一名男婴,瘦小苦干,与寻常婴孩无异,只是额角一咎毛发,鲜红如血,原是苍天赐子,众人转恐为悦,皆大欢喜。

这赵家小童天资颖慧,满月能言,三月能行,世人皆之称奇。有这一子,赵父心中甚喜,引以为豪,知此乃上天眷佑,不敢怠慢,悉心教导,不敢有违。及至到了上学年级,这小童精通文理,经史子集更是不在话下,常能倒背如流,引得邻居乡人既慕又妒。七岁那年,和玩伴林中玩耍,欢歌正兴,不觉天降小雨。玩伴纷纷躲避,他却继续高歌,长他四岁的表哥拉他欲走,告知危险,他却说道:“无碍,闪电乃吾之先祖也。”言毕,只见一道闪电,从天而降,赵家小童遂劈成焦糊,他那表哥亦是殃及。家人知道此事,惊慌不已,救了七日,未见转机,郎中告知无望,这才抬回家中只待下土。他那表哥只是腿受轻伤,安然无恙。

赵家上下,泣不成声。赵父望着焦糊爱子,泪流满面,几度昏厥,迷迷糊糊就见一仙风道骨之人与他说话:‘此童,生性顽劣,不知天地,日后定要严加管教。’赵父哭丧着脸道:‘我儿,不知是否有命还在,谈何教导。’那人微微一笑道:‘无事,镇中江半仙自有计较,你且去求他便是。’赵父醒后,自知是先祖托梦,不敢怠慢,找到挚友江半仙。赵父与江半仙友情甚笃,爱子欲亡,香火欲断,悲痛以及。江半仙不忍目睹,伸出援助之手。江半仙苦思几日,才说:“小儿,胡言乱语,惹怒天庭,才遭雷劈。祸从口出是也,待我画一‘封’字诀,遮蔽这惹祸之口,叫他日后话又分寸。”江半仙烧了封字诀,说也是奇,这符一烧,赵家小童在昏迷第四十九日晚,居然夜半咳嗽,挣扎欲起,全家人惊喜交加。只是那赵家小童居然见父称母,见叔叫爹,全家人见状都是面沉似水,知道这是被雷劈的半痴了。自此赵家小童身体羸弱,常年染疾,寻医问药,耗尽家财,赵父遂立下誓言:待吾子成人必要他学得歧黄之术。哪知这小童,不改生性,不学岐黄,反而喜读奇侠异传,偷偷将先祖残稿,熟读数十遍,奄忽十九年,杏林未立,反而满腹尽是光怪离奇之事。又逢赵家先祖祭日,赵家小童已是成人,取下先祖残稿,修拾整理,成书一卷,名曰《青峰》,正邪相抗,奇侠异传,以告慰先祖之灵,以飱先祖之夙愿。

  回书目(快捷键:Enter) 
看过《八荒传说》的人还看过

关于玄幻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反馈留言 

Copyright 2008 xhx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玄幻小说网 做最优秀的玄幻小说小说阅读网站。